
SERVICE PHONE
13988881122发布时间:2025-03-31 06:02:59 点击量:
安博体育官方网站击败李小龙的那个男人他来了!开口第一句就是:将一个终身成就奖,奖给一个终身没有什么成就的楚原,你们这是强要,逼我说一句受之有愧啧。
随后他侃侃而谈的说了四分钟,有一半时间讲电影圈的尔虞我诈,有一半时间说他戎马半生的人生感悟,全文字字珠玑,我不敢藏私,下面全文听译奉上。
只能说文化人终究是文化人,成龙拿专业精神奖的时候,只能对着台下的房祖名说,你想拿我这个奖要等到30年,而且还不能迟到早退。
将一个终身成就奖,奖给一个终生没有成就的楚原,你们就是强要,逼我讲一句:受之有愧啧。我的确受之有愧。
开机前一日,方逸华小姐出来撕佐这张通告,不给拍,入到写字楼,第一句就问我:边个给你拍《天龙八部》的?蚀着本,你有的赔咩?最后两句就话:楚原,你根本不懂电影艺术,你根本不识拍电影!那时人人都话,我是邵氏公司,最难堪的导演。
这不是我说的哈,是在1997年曹建南导演的《精装难兄难弟》里,楚原亲口对黄子华饰演的王晶卫说的。
就像成龙,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都得了,但在自家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从来没拿过演员奖项,倒是最佳动作指导奖拿了十次。
王晶也是,挖掘了多少港片女神,比如张曼玉、、邱淑贞。但他很难说是个好伯乐,因为那些女神的作都是他拍的,但成名作他没捞到几个安博体育官网。
楚原就是处在这样一个类似的框架里,他引领了一次香港电影的方向,掀起了一阵堪比巨浪的风潮,不对,应该说不止一次。
就在李小龙活跃的那段时间,楚原就掀起了不止一股滔天巨浪。前段时间我们光聊李小龙了,现在就简要介绍一下,在李小龙红火的正当时,其他人在忙什么。
除了319w的《唐山大兄》夺冠之外,第二三四五名连着四部都是张彻导演,狄龙、姜大卫主演的电影,分别是《拳击》(票房172w)、《新独臂刀》(票房159w)、《大决斗》(票房137w)、《无名英雄》(票房120w)。第六名才是当时落寞的李翰祥拍的小成本民俗骗术片《骗术奇谭》(票房107w)。第七名是已经远走嘉禾的罗维拍的旧片,郑佩佩主演的《影子神鞭》,票房104w。邵逸夫上映来恶心罗维的。
从这个榜单可以看出,罗维是货真价实的百万大导,但也就那个水平。而张彻,那是珍珠都没有那么真的“真”百万大导,一部百万不是本事,部部百万才是真本事。
1971年是个风雨飘渺的前夜。李小龙崛起之后,短短两三年时间,张彻远走,还带走了刘家良。李翰祥从猛龙过江回港,一部《大军阀》捧红了冷面笑匠许冠文,如果邵逸夫要是知道这个光头主持人会是嘉禾在李小龙之后狙击邵氏的一员大将,会掀起香港本土粤语喜剧电影的大潮,会让整个香港文化界全面倒向本土意识,不知道会咋想。
张彻去了成立长弓,刘家良和唐佳分道扬镳,为将来香港电影圈的“四大家班”的诞生埋下了雏形。
刘家良作为动作指导,带着一整个班底去的。李翰祥在香港玩上了高雅,什么风月片那都是为资本家拍的,李大导真正想玩的,是宫鸾巨制,是才子佳人。《金瓶梅》是为了讨好劳苦大众顺便赚点小钱钱,李大导心里真正装着的那必须且只能是《红楼梦》啊!
这个我们之前风月电影专栏里也提过的,普遍认为香港第一部风月片就是李翰祥和许冠文的那部《大军阀》(1972年8月17日上映)。
但这是不对的,因为楚原导演的《爱奴》是7月9日上映的,比《大军阀》早了一个多月。说《大军阀》是第一部风月喜剧还差不多,第一部风月片绝对是《爱奴》,毕竟他是100部史上最好的香港电影里唯二的两部风月片之一(另一部是方令正的《唐朝豪放女》)。
为什么说他出身不好?就是因为他是粤剧名家,华南电源工作者联谊会的发起人之一、副理事长张活游的儿子。
国语片因为有邵氏的关系,可以在东南亚卖片,市场巨大,赚得多,所以开的花红也多,相对制作精良。而邵氏早期的最大对手电懋更加就直接是从东南亚猛龙过江来港的。
我们下期要谈的南派武林宗师刘家良师父,早期和唐佳搭档的出道作,还是左派电影公司的作品。两人还沾沾自喜,因为左派电影公司虽然立场上很扎眼,但它也是国语片公司,给的花红多。
接来了,就是粤语片公司了,也就是只能扎根于香港本土市场的公司。很明显,粤语在东南亚地方不是很受欢迎,市场小。哪怕在本土市场,说粤语的人也都是穷光蛋,市场能力弱于从来港的国语小资。
楚原在粤语片时代入行,左右逢源,拍摄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比如现在TVB还时不时在电视剧里回味的粤语残片经典《可怜天下父母心》。
还有在电影《精装难兄难弟》里无限吹捧,谢霆锋他老豆谢贤、南红、陈宝珠主演的,对香港电影产业影响至深的香港时装动作片《黑玫瑰》。
《爱奴》是在《火并》之后的1972年拍的,就是《猛龙过江》和《精武门》争夺年度票房冠军的那一年。
就连现代武侠电影的开创者之一,大侠胡金铨的那部《大醉侠》,深究剧情的话,也不过就是一部相对简单的复仇故事。
真的,事实如此,正是《侠女》票房上的扑街,让胡金铨地位一落千丈。让胡金铨不得已像李翰祥一样回流香港,日后自己找钱买回了《侠女》的版权,重新剪辑之后送去了欧洲,才得以重见光明,一鸣惊人。
显然,香港,或者说整个华语片市场,还不能接受《侠女》这样相对毕竟复杂的电影,这也是胡金铨这位“全球五大导演”的经典力作也会扑街的原因。
《龙沐香》拍的只是两男一女,在奇情打斗之下,发展出三角爱恨恩怨的纠缠,最后在淡淡的哀愁中结束。
那部被拿来狙击李小龙的《火并》,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大同府知名银号福来钱庄,内储黄金逾百万两,使各方贼寇垂涎。独脚大盗滕奇影(罗烈 饰)本欲邀钱庄护院文礼贤(陈骏 饰)合谋,将钱庄金银据为己有,但却被文礼贤拒绝了;滕逐转向白氏姊妹玉燕(凌波 饰)及玉莺(汪萍 饰)着手,共襄劫金大举……
之后这四个人就陷入了楚原式的文艺纠缠之中。留下了知名台词,没有一堆“兄弟”“姐妹”“夫妻”之情分,能值五万两黄金。
这就和之前张彻的电影就有亿点点区别了。张彻的电影故事简单直接,善恶分明,胡金铨就更是了,因为钟爱京剧,只要在胡金铨电影里看见一个涂白脸的,反派没跑了。张彻虽然没有那么脸谱化,但也仅仅是没有涂上白脸而已。
之前我们提过,60年代香港经济迎来大发展时期,广大劳工人民群众兜里闲钱开始多了,娱乐产业空前发达,王晶的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和TVB的《大时代》都描述过那一段称之为“鱼翅捞饭”的黄金时期,《雷洛传》甚至直言不讳的描述了当时香港黄赌毒产业的发达。试想,如果人民群众兜里没有闲钱,这些产业哪来的发达前景?
毕竟,楚原的电影,没有那么简单,《火并》里就是一伙盗贼,完全没有善恶分别,各自纠缠,互相倾轧,反转反转再反转。没点脑子根本反应不过来。
在《爱奴》里,他塞进去的领先于时代的玩意就更多了,当然这期不聊风月片,我们就不详述了,只能说这部1972年的电影放到今天也丝毫不显过时。
擅长文艺片,一部《可怜天下父母心》60年后还能在TVB剧集里迷倒一众人,说明他是个玩剧情的高手。为了模仿007而拍摄的现代时装武侠片《黑玫瑰》更是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说明楚原十分灵活,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能把舶来品特工片杂糅本地武侠特色,创造了香港电影历史上一个著名IP,顺便捧红谢霆锋的老豆谢贤。
文艺片老炮,对于武侠片这个领域,最大的优势,就是会琢磨剧本,能拍出更加复杂且精彩的故事,对于50年后我们现代的观众来说,更加好接受,更加顶礼膜拜。
出身不好的意思是他是粤语片出身,在盛行山头主义的邵氏,拿不到好的班底,这点在后勤方面还好说,毕竟粤语片圈子里各种班底也都有,凑齐一堆摄影灯光道具啥的倒也不难(李小龙就没那个实力了)。
但在演员方面,就不行了。邵氏各大有名有姓的明星都是各个山头的,直到楚原凭借那部翻身之战功成名就之后,他能在邵氏拿到的最大的角,依旧还只有《大醉侠》岳华一个人。